我是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季维克老师实验室的王静茹,目前在深圳湾分子生理学研究所邓麟老师课题组做客座学生。
我的研究方向是筛选细胞器膜接触位点形成和调控的关键新因子,解析其作用机制。细胞器调控的失调与神经退行性疾病、癌症、糖尿病等直接相关。而细胞器的组成和结构处于高度动态变化中,不同细胞器之间通过物理接触,形成膜接触位点,进行物质交换和信号传递,构成细胞内膜功能网络,执行复杂的生物学功能。
博士到现在的主要工作有三项:1)巨大转脂蛋白VPS13D(490kDa)通过与ESCRT复合物中的TSG101相互作用,影响了脂滴的重塑,从而促进了脂肪酸在线粒体和脂滴接触位点的转运。后续发现VPS13D在膜接触位点发挥作用受到了CDC48/p97分子的调控。2)发现在有丝分裂期对于核膜重塑有重要作用的ER蛋白-CHMP7,在分裂间期可以形成新的细胞结构,介导内质网和线粒体的相互作用。3)一个全新的脂质转移蛋白参与新型细胞器互作。
在邓麟老师课题组,接触了关于基因组稳定性相关的领域,参与了DNA复制压力导致细胞核膜损伤的分子机制的研究。在对细胞周期和细胞器互作这两个领域的逐渐深入了解,让我更好奇在细胞周期过程中,位于细胞器膜接触位点的脂质转移蛋白如何发挥功能?脂质在细胞器间的转移是否具有方向性,这种转移是由什么来调控?这两个问题会是我之后研究的主要方向。
导师评语:
静茹对自己的研究领域有着深入的思考,具有坚韧不拔的科研毅力,在无数次实验失败后依然能够精神饱满地投入到新的工作中!
